感谢金建国先生在《哈佛大学弥漫极端主义思潮》一文对哈佛校园思潮的深入分析,为理解相关议题提供宝贵的参考视角。

笔者曾在2012年至2016年期间,以名誉研究学者身份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简称WashU),进行为期两年的基因组学研究。除专业领域外,我也积极参与当地社区读书会、非政府组织(NGO)社区服务、各种校园讲座和学术论坛等活动,并与当地学者(包括白人、犹太裔等)、在地民众等不同社会阶层,就各种社会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注:圣路易斯拥有在教育、社会公义、跨宗教对话等领域极其活跃的犹太社群,包括WashU校内的希勒尔(Hillel)犹太学生协会)。

基于这些活动和经验,对于《哈》文中提出的“哈佛言论多样性已荡然无存”“多元、均等和包容(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简写DEI)政策沦为对传统白人、男性和基督教文化的排斥”等观点,笔者认为可能存在其他值得商榷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