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0月中华民国被逐出联合国、中国代表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当时台湾人心惶惶,政府亟需要稳定民心。在一片低迷气氛中,11月号《大学杂志》刊出一篇振奋人心的短文,顿时成了社会焦点。
这是一封台湾大学研究生婉拒美国大学研究所提供入学许可与奖学金的信,信中写着:“我的国家或将面临一项巨大的变革——政治上、军事上、或经济上的。在这个岌岌可危的时代,我自认为无法摆脱对我的家庭、我的国家及人民的责任。中国书生的传统是堂堂正正,无愧天地的一个人。纵使我力量在巨变的时代里为微小,我也愿意接受这个传统并为此有所牺牲……我为自己不能在你的指导下继续攻读而感到遗憾,我愿意放弃你给我的奖学金名额,以让给别的申请者。”信末署名是“王杏庆”。
这位辞谢一年1800美元奖学金的台湾大学森林系研究所学生,立刻被媒体塑造为“青年觉醒”的代表,当时准备接班的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还接见了他。这位年轻人日后成为台湾重要的政治评论家、文化导师,他以“南方朔”为笔名发表的作品,在华文世界深具影响力。近年南方朔受中风之苦,6月9日辞世,享年82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