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年1月28日,史丹福·莱佛士进占新加坡,标志着新加坡正式开埠,迄今206年了,新加坡已经跻身发达国家行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4年的报告显示,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新加坡在全球最富有的国家和地区中排行第三(前两名为卢森堡和爱尔兰)。

经济是基础,新加坡发达了,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与经济是否匹配呢?答案是肯定的。这主要体现在各族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包容,融为一体。多元文化的融合使新加坡文化绚烂多彩,形成一道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并以语言为载体,呈现在世人的眼前——《从石叻坡到新加坡:新加坡语言资料库》(Selat to Singapore: Singaporean Mandarin Database,以下简称《资料库》)便是一个神摇目夺的窗口,让人欣赏到窗内琳琅满目的奇观: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地理的、法政的、交通的、生活的、食物植物的、社群团体的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民以食为天。现代人出游,每到一地,先打听哪里好玩儿 ,接着便问有什么好吃的。新加坡有哪些美味佳肴?笔者从“窗口”看到的可谓林林总总,菜燕、饭粿、豆爽、浆绿、咖椰、叻沙、隆东、罗杂、亚喳、米暹、米苔目、马来风光、摩摩喳喳、新加坡司令等不一而足。什么?“新加坡司令”?他该在军队里啊,怎么也在食物中呢?欲知端的,没有印刷版的读友,可查看网络版(上网搜索输入“新加坡华语资料库”即可),或者亲临新加坡体验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