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幸福报告》于国际幸福日这一天出炉。坊间与舆论对什么样的生活才算幸福,往往众说纷纭。这份报告正好能够帮助我们对幸福感有多点了解。《世界幸福报告》源于盖洛普公司每年在不同国家地区进行的幸福感调查,以受访者在近三年内的生活满意度的平均值,作为衡量幸福感的主要指标。例如,今年的报告通过计算受访者2022年至2024年的平均生活满意度,得出各地的幸福指数,并据此排名。

除了生活满意度,调查也收集对正面与负面情绪的感受频率,家人与朋友的支持程度,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健康预期寿命、生活自由程度、社会慷慨程度与政府清廉程度等数据,并分析这些因素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整全的幸福感是由客观指标、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三个部分组成。客观的幸福感指标通常以外在因素如GDP来衡量。主观幸福感既关乎个人对正面和负面情绪的感受,也关乎对生活的满意度。心理幸福感则是指良好的心理运作,例如能应对生活挑战、拥有目标感与意义感、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自我成长等。要对生活感到满意(主观幸福感),须要一个能孕育幸福感的良好环境(客观条件)和健全的心理状态(心理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