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文化遗产的认知,并非始于博物馆或文化古迹,而是从麦当劳开始的。
1980年代,只要麦当劳开了新分店,爷爷奶奶总会带我去捧场。那时候,这算得上是集体活动——一家大小在人潮熙攘中排队,邻里间洋溢着热闹欢乐的气氛。小小的我站在柜台前,吸引我的并不是餐点,而是一种独特的环境氛围。每家分店都别具特色:瓷砖地面、日光灯,即使到了不太熟悉的邻里,也能看到熟悉的餐点。虽然当时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我隐约感受到,地方环境会影响一个人,而难忘的回忆,往往是日常生活点滴累积而成。
就读立化中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时,这种朦胧的感受逐渐清晰。课堂上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建筑环境不只是钢筋水泥构筑的空间,更是承载着记忆、身份认同,以及其他意义的文化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