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一如既往地炎热。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会议中心有着比天气更加热忱的听众——不仅有义安理工的学子、新加坡的华文教师,还有远道而来的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工作者。原来是台湾作家吴钧尧现场传授写作秘笈:写作的十种飞翔。说到自己的作品时,吴钧尧说,有一次被人说“看不懂”,还曾被人说“有趣”,不知是褒是贬,于是问听众。听众脱口而出“褒啊!”
记得有一次看到他的一篇散文《到九份吃芋头、逛不老的老街》,开头这样写:“孩子,你要跟同学到九份。这寻常事,听起来无比惊奇。”寻常事又如何惊奇?的确,“看不懂”又“有趣”!更“有趣”的是新书《一行波特莱尔》中的《奶奶小事》,写了奶奶难得情绪激动的一天。
一切源起于偷食花生苗、践踏花生田的无人看管的牛。牛闯祸之后就溜走了,留下的唯有奶奶不甘的身影。他这样写:“奶奶霸气十足地站在住家前微微隆起的土坡,用她单薄、分岔的气音,骂着没有管好牛只的人家。估计声音无法传播太远,不能只择一处骂,而有第二处、第三处,而且越骂越上手,到了最后那几回,连抑扬顿挫都不含糊。”一直到夕阳西下,奶奶还没有消气。“她站上为了修路或修葺屋宅,暂时放置的花岗石上,进行最后一骂。已经消失的余晖,再度打上她的脸。奶奶凹陷的双颊竟有那么一个刹那,饱满了起来。”人家写奶奶都是慈祥和蔼,而他笔下的奶奶,已经超越“有趣”,充满了“野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