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听大人聊过一则可能是真人真事的类神话。一位笃信神佛的本地商人,在办公室供奉关帝爷神像,每天按时上香,虔诚膜拜。后来不知何故,又多供奉一尊齐天大圣像。由于空间不足,最后就安放在关帝爷像的正对面。隔日员工上班,发现一地凌乱,前一日刚摆放的齐天大圣像,被拦腰切成两半,似乎印证“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

人类学者认为,神话故事是理解远古人类社会演进的线索。每个部落都有代表和保护本族的神祇,不同部落之间通过战争、贸易、通婚,逐渐形成更大的群体。不同神祇之间也必须经过博弈,反映现实世界的尊卑高下。这个过程背后核心的意义,在于象征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凝聚。快进到当代社会,这一认同的合理边界,应当止于国籍。

作为群居的物种,身份认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的一生在各个阶段都具备不同身份,为人子女、兄弟姐妹、求学时认同所在学校、入职后认同自身专业,乃至语言宗教、经济阶级、身为特定歌星或球队的歌迷球迷等。这是生存的情感需求,对内抱团取暖,对外同仇敌忾。身份认同因而是政客最热衷操纵的有效工具——没有什么比仇恨更具强大的动员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