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将于8月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证实这一消息。之后有知情人透露,白宫正在考虑邀请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同时访问阿拉斯加。此事正在讨论中,尚不清楚泽连斯基最终会不会前往阿拉斯加参加会谈。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称,“欧洲必须参与”。

8月15日的阿拉斯加会谈最终有几方参加,能谈成什么结果,难以预料。虽然情况不容乐观,但谈总比不谈好。如果此次会谈能促进俄乌战争向停火的方向迈进,哪怕是一小步,对全世界来说,也都是大好事。这也意味着,促成俄乌战争终结,或慢慢达成停火的任何举动、行为和言论,都可能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之所以热心促成俄乌停火,除了复杂的政治考量和普世价值的追求外,也与他急切想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密不可分。

俄乌战争不只是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全球继二战后最大规模的战争,也是时间较长的战争(始于2014年的顿巴斯战争,并于2022年2月24日升级为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而且迄今看不到结束的迹象。悲观地看,这场战争可能要比二战后最长的越战(1955年至1975年)时间更长;乐观地看,也许不会持续20年。其次,俄乌战争造成二战后人员最大的伤亡。综合各种开源信息,截至2025年7月9日,俄罗斯方面的总伤亡人数在90万至130万,死亡人数估计为19万至35万。乌克兰的死亡数据难以精准统计,不过根据UALosses网站公布的阵亡与失踪人员名单,乌方阵亡士兵数量可能在7.3万至1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