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太平洋的命运从不孤立,而与德国紧密相连。然而,轴心国表面结盟,实则各自为战,缺乏实质性战略协同。这种结构性错位,是最终败亡的根本原因之一。
错位一:希特勒贸然对美宣战
1941年12月11日,希特勒主动对美宣战,为美国全面参战提供正当理由,堂而皇之实施“德国优先”战略。此举既非出于日本请求,也无条约所迫,纯属希特勒误判形势——他企图借日本之手把美国牢牢牵制在太平洋战场,却反将自身拖入两线作战的险局。
倘若德国不宣战,罗斯福难以在政治上获得对欧全面参战的授权,1942年底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或将延后,《租借法案》的执行也将受阻。英苏在缺乏美援下恐难支撑,德国则有望集中兵力击溃苏联,不仅改写东线战局,更可在战略全局上间接支援日本,彻底扭转战争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