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推出对世界各国征收税率不一的对等关税,不禁让人想起二战后为追求全球化的国际合作体制,而提出的对等主义和互惠主义概念。但此次却是名不符实。特朗普政府单方面推出高关税,做法是通过以降低关税为条件,美国给对方让一小步,志在捞回一大步。
起初,美国给了90天的宽限期,将重心转移到双边谈判上。在东南亚国家中,以加征46%的关税作为筹码,遭受威胁的越南率先与美谈判,最终签署20%对等关税协议。同样,被美国提出征收32%税率的印度尼西亚,最终签署19%对等关税协议。菲律宾也签署19%的协议。
上述国家对美出口商品提供零关税的“完全市场准入”条件,乍一看似乎是谈判和妥协的产物,实际上只不过是美国为扩大准入市场的手段,这与对等自由贸易相去甚远。单方面提高关税,而后签署相关协定,实际上具有限制东南亚国家经济主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