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白宫上演罕见的多边外交场景: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双边会晤,随后与多位欧洲领导人共同会谈。这场“乌欧组团”式外交,不仅是对俄乌战争局势的回应,更是欧洲就自身战略定位的一次集体申辩。
访问充满象征意味,却凸显美欧在停火顺序与安全保障分担上的分歧。欧洲倾向“先停火、后俄乌美欧四方谈判”,并争取美国对乌安全兜底;特朗普则主张由欧洲承担主要责任,不再坚持停火作为谈判前提。在外交礼仪上,这种差异表现得更为直观。8月15日美俄首脑在阿拉斯加会晤时,特朗普亲赴机场,铺设红地毯迎接仍受美国制裁的普京,并与他同乘美国总统专车前往会场;三天后对乌克兰及欧洲领导人的接待则显得务实简约——送给欧洲领导人的是一只普通的笔盒,赠予普京的却是一件白头鹰雕饰。这种象征差异,鲜明映照出特朗普眼中俄罗斯与欧洲的地位落差。在一众欧洲领导人的高规格“陪同”下,泽连斯基二度访美,才维系住表面上的“一团和气”。
从更大背景看,俄乌战争已持续三年,前线胶着,和平无望,乌克兰虽仍坚韧抵抗,但资源与士气严重消耗。特朗普回归政坛更令乌克兰及欧洲盟友不安,他暗示愿接受俄罗斯对部分乌东地区的控制,以换取停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