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策研究所8月20日发表题为《新加坡人的宗教身份认同与习俗》的工作论文指出,虽然逾八成受访者觉得,身为“新加坡人”是构成他们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但对有宗教信仰者而言,超过七成觉得宗教在身份认同中至关重要,这个比率也呈上升趋势。这反映宗教信仰对于个人身份认同的核心意义,也让人反思世俗主义原则。

对世俗主义基本的理解是政教分离,即宗教价值不能成为制定公共政策与立法的标准。新加坡奉行的政教分离原则,更多是出于多元社会的现实考量,保障所有宗教的基本自由,避免任何宗教的价值观凌驾于其他信仰之上。这跟一般人所理解的世俗主义,又有微妙的区别。

因为新加坡社会的宗教意识其实还是很强的。根据2020年的人口数据,与10年前相比,尽管自称没有宗教信仰的新加坡人增加三个百分点至20%,且在所有年龄层都有所提高,还是有高达八成的国人具有宗教信仰。这样的数据表明,用世俗主义来形容新加坡,并不完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