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社会接连遭遇两起让人震惊的事件:乌克兰女难民伊琳娜在轻轨上被累犯刺杀;总统特朗普的政治盟友、保守派意见领袖查理·柯克在公开活动中遭远程枪击身亡。

表面看来,这是两桩毫不相干的案件,但细究之下,却构成同一幅图景的两面:一个是司法制度失灵导致的街头暴力;一个是政治极化酿成的定向暗杀。

伊琳娜的故事本应是一段逃离战火、重建生活的叙事。她从饱受战火摧残的乌克兰来到美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虽然清贫,却依旧对未来怀有憧憬。然而,她在下班回家的轻轨上遭到无法预料的残暴。凶手布朗有多达14项犯罪记录,却因“无现金保释”政策而屡屡重获自由。这个为了减少种族歧视而设计的制度,却让高危累犯继续在社会游荡。司法的“宽容”在此刻转化为社会安全的巨大裂口,伊琳娜正是因此成为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