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与斯洛伐克总理菲佐会晤时说:“关于乌克兰加入欧盟,我们从未反对过;至于北约,那是另一回事。”
将“放弃加入北约、换取进入欧盟”作为停战框架的折中选项,表面上兼顾多方: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莫斯科对北约东扩的核心安全焦虑;为乌克兰提供经济与制度锚点,通过欧盟规则与资金杠杆推进重建、市场准入与法治改革;提供西方一条政治退路——既避免北约直接卷入作战,也减少乌克兰长期处于不确定状态,成为不稳定的地缘政治焦点。
但如果欧盟为乌克兰开辟入盟快速通道,势必要在价值标准与地缘政治之间作出罕见的妥协。欧盟的哥本哈根标准要求成员国具备政治稳定、民主治理、法治与市场经济等基本条件。然而,乌克兰在反腐败、寡头经济和司法独立等方面仍不完全达标。若因地缘政治特殊性,放宽标准纳入乌克兰,欧盟内部必然出现反对声音。此外,虽然《欧盟条约》中的“相互援助条款”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但效力难和北约第5条相比。换言之,欧盟成员资格更适合作为停火后的重建与缓冲机制,而非长期安全的硬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