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锐在《重塑深度阅读的生态》(《联合早报·言论》9月20日)一文中,以教育者与文化研究者的身份,真切表达对当下阅读生态的忧虑:在信息爆炸与快节奏生活中,碎片化阅读渐成常态,深度思考与系统化学习却日渐式微。文章提醒我们,如果社会不正视这种趋势,阅读能力与思维品质的下降,将不仅影响个体的认知力,也会削弱一个国家的整体创新力。本文从个人、民间组织与政府三个层面回应这些担忧,并进一步探讨人工智能(AI)在新时代的阅读实践中,能否为深度阅读与深度思考提供积极助力,以及如何使碎片化阅读转化为认知积累的契机。
正视碎片化阅读的价值与局限
碎片化阅读并非洪水猛兽。它满足现代人快速获取信息的需求,也确实训练快速筛选与理解的能力。然而,若仅止步于此,读者就会逐渐失去专注力与批判力,只剩下“被动接受”而非“主动思考”。正如陈志锐所言,深度阅读的真正价值,在于培养系统思考与批判分析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必须通过持续、完整的阅读体验养成。
因此,对策并非一味贬斥碎片化阅读,而是要找到转化的路径:如何让碎片化信息成为通向深度阅读的敲门砖,而不是阻断深入思考的短路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