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阪世博会昨天圆满落幕,它并未以规模或巨额投资取胜,而是以一场“精打细算”的集约式盛会,为世界提供举办全球性活动的全新范式。本届世博会紧扣“建构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的主题,在有限的物理与预算空间内,成功展现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与设计创意,彰显日本在新时代下的办会智慧与国家形象。
大阪世博会的成功,根植于一系列务实的运营策略,核心在于对成本与资源的极致优化。
首先,选址于闲置人工岛“梦洲”,直接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地点紧邻大型海运码头的优势,大幅降低临时建筑的建材运输与拆除成本,并避免对主城区交通的干扰;其次,规模紧凑集约,总用地仅1.55平方公里,为21世纪以来最小,不足上海世博会(5.28 平方公里)的三分之一。这倒逼出高度紧凑的规划布局,体现精细化用地理念;再者,成本精准可控,总投资约23亿美元,是近几届中较低的一届。上海世博会总投资450亿美元,相当于每平方公里85.22亿美元,米兰世博会47亿美元,相当于每平方公里23.5亿美元,大阪世博会每平方公里14.8亿美元的投资强度,与迪拜相当于每平方公里15.98亿美元相近,但因规模小,总支出大幅降低,成本控制意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