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结束报名。根据知名考公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本次报考招录3.81万人,报考人数达到351.5万,较上年增长约26万人,平均报录比92:1,上一年平均报录比80:1。竞争最激烈岗位是“瑞丽遣返中心执行队一级警长及以下”,报录比为7438:1,几乎快到了万里挑一的境地。
近10年来,中国考公热度持续升温,甚至“高烧不退”。2015年,国考报名人数为140.9万,招录2.22万人,报录比63.3:1,相较于最近一年国考,招录岗位增加一半的同时,报考人数却快翻了一番。此外,教师、央国企、事业单位等各种体制内工作也是热度不减。
“质疑范进,理解范进,成为范进”成了考公话题讨论区的一个烂梗。当下,考公“钉子户”日益增多,并且形式多样。有的从应届开始考公,工作之后继续备考,直至上岸;有的工作后幡然醒悟,一头扎进国考和各地省考,甚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也参加考公;还有的备考很多年也没上岸,最后只得因为年龄限制而作罢。有人戏谑道,若不是考公有年龄限制,恐怕真的要出当代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