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美国的国家元首会晤终于在万众瞩目中举行,世界各国的媒体、学者、政要都在试图解读其中的关键信息,及对国际社会可能的长期影响。毕竟这两个国家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没有任何其他国际关系行为体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尽管对两国元首会晤的理解会有很多角度,但10月30日韩国釜山的中美元首会晤,真的不宜有过度的解读,尤其是从中国的角度看,元首会晤存在着对位与错位两个视角的迷雾,还须要更多清醒与冷静的观察。
从对位的视角看,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言论很有代表性和蛊惑性。他在会晤前就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宣称,“G2”会谈马上就要开始了。这是一个很久没有出现却早就被用来捧杀中国的话术,中国自始都没有接受,但不妨碍美国依然拿来烘托中美会谈的对称性。特朗普声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伟大的领导人”和“强硬的谈判对手”,双方各自带了六个人参与会面,平等对手之间的谈判架势已拉开。
从会谈结果来看,似乎也相对均衡,美国将因为芬太尼问题加征给中国的关税从20%降到10%,换得中国购买美国的大豆和暂缓一年实施对美国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等。全世界似乎看到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相逢一笑互有退让,并没有让国际贸易局势陷入更加严峻危险的境地,两国几乎在同等位置上获得对方的认可和一定程度的让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