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人口850万,选民500万,犹太人的大本营,而34岁的穆斯林(编按:本地多称回教徒)、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 是民粹人物,仅仅只有四年州议员资历,并且反以色列,又自称是民主社会主义者,今年却能先在民主党打赢初选,成为最看好的市长候选人,接着再以大约100万张选票、50.4%的得票率低飞通过,一举成为这个世界金融首都自1892年以来最年轻的新任市长。11月4日纽约市选举结果出炉,让许多人大吃一惊,担忧未来前景。

有人说,区区100万张票,在大纽约算什么?问题是,马姆达尼的的确确是1969年以来纽约市最高票的市长。你不能小看,纽约人平常对投票活动不热情,然而这次选举参与踊跃,选出来的正是这一名穆斯林。他出生于乌干达,信奉伊斯兰,父母为印度裔。他反以色列,可他竟然能够拿到33%的犹太人选票,令人难以置信。纽约市是世界最大的资本市场,但马姆达尼又反其道,自称信奉民主社会主义。

严格加以检验,这名青年或许更应该归类为共产主义者,作势将曼哈顿染红?果真如此,那岂不教纽约人焦虑万状,演出“出埃及记”?他自己在社交媒体X上公开提出的理念是:Each according to their need, each according to their ability,一句话无意间说明了一切。这句话,语出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是共产主义的信条,中文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而英文正是 “From each according to his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n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