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我不认识的“朋友”甄鹏对我的回应,但我吃惊的是号称法律从业者,却如此捏造他人的观点,然后加以批评。特意核对原文,我从头到尾没有一点提到甚至暗示过他加在我身上的观点:“侵略国的平民集体有罪!”我原文不过是不断强调“侵略国与被侵略国的苦难不能完全等同”,仅此而已!因为我,以及很多中国与新加坡的日本侵略战争受害国的民众都认为:在不厘清发动战争责任的前提下,只空谈日本与被侵略国的民众“都是战争受害者”的观点,是颠倒黑白的。我不知为何此观点竟如此让甄先生愤怒?
在逻辑学上有一种谬误叫“稻草人论证”(straw man),就是臆造或曲解对方论点,再加以攻击。甄文将“结构性的加害/受害角色差异”,推论为“主张平民有罪”,即属此种典型。以他可能懂一点的法律来讲,就是事先“有罪推定”。一句轻描淡写的“纪先生并没有直接这么说,而是行文中表达出这个意思”就可以陷他人于不义。过去皇帝可以处斩“腹诽”的大臣,历史上的文字狱与文革中造反派,都喜欢这样捏造子虚乌有的对方观点,甄先生算是学到精髓。
时至今日,支持战争中对平民的屠杀是思想上的罪恶,但这句话首先应该告知侵略者而非受害者,甄先生却选择性地把同情留给日本。在战争记忆中,侵略国平民与因侵略而遭屠杀的他国平民,历史前因与位置不同,绝非是“同样的悲剧”。将新加坡的“肃清大屠杀”这种系统性、有计划的种族清洗行动,与广岛平民的遭遇混淆,至少在客观效果上是替日本军国主义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