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31日至11月1日的韩国庆州亚太经合峰会(APEC)上,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实现首次面对面会晤,双方就重启高层对话、稳定经贸合作等议题达成初步共识,外界一度对中日关系回暖抱以期待。然而,仅数周后,高市在国会答辩中抛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言论,被中方视为“踩红线”。作为从政逾30年的资深政客,高市不可能不知此番言论的后果与代价。高市为何甘冒风险,出此险招?
第一,巩固国内政治基本盘。高市早苗虽贵为日本首位女首相,但执政根基并不稳固。她所属的自民党内部派阀林立,她本人长期被视为前首相安倍晋三政治遗产的继承者,依赖保守右翼势力支持。面对在野党攻势与民意波动,高市亟须通过高调议题凝聚党内共识、强化领导权威。台湾牌正是最便捷的政治工具,既可迎合亲台议员群体,又能塑造捍卫日本安全的强人形象,转移公众对通货膨胀高企、少子老龄化等内政难题的关注。民调显示,48.8%的日本民众赞成或倾向赞成高市的“台湾有事”论,反对者则为42%。
第二,向美国递交“投名状”。美日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石。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台湾问题上比较谨慎,不排除特朗普与“非常亲密的朋友”高市在10月29日的会晤中,在台湾问题上“有所分工”。高市此举是主动向华盛顿递“投名状”,以表明日本不仅是美国在亚太的“桥头堡”,更是愿在关键时刻承担军事风险的“可靠伙伴”。此举有望换取美方在高端晶片技术出口管制松绑、驻日美军基地升级、联合军演常态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为日本争取更大战略自主空间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