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政府推出“茁长SG”(Grow Well SG)计划,为12岁及以下的儿童和青少年灌输更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建议他们减少“屏幕时间”(screen time)。
对于在学校以数码学习为主,闲暇时还能刷刷手机的中学生而言,屏幕时间该如何管控?在学习道路上,数码产品会让他们更专心或容易分心?本期《逗号》带你看看学生和老师怎么说。
数码学习,指的是以数码产品作为学习工具,本地中学生对这种方式肯定不陌生。2021年,所有中学生都配有一台个人学习电子配备(简称PLD),不仅在疫情期间辅助远程学习,在疫情趋稳后也继续为学生带来许多便利。
《逗号》早前展开调查,收集了159名中学、高中及大学生的反馈。结果发现,81%平均每天花两小时至六小时使用数码产品学习,其中三分之一平均每天花超过六小时。
至于数码学习的优势,受访学生列举的三大好处依次为方便携带(31.6%)、网上资源较多(24.7%),以及环保(22.1%)。
在诺雅初级学院念高一的张秉国说,过去四年的中学生涯,上课时几乎天天有平板电脑“相伴”。
“我没算过具体用了多长时间,但几乎每节课都会用它来记笔记,放学后也会用来完成老师在云端布置的作业,或和同学进行小组讨论。”
他认为,除了减少打印纸质材料,在课堂上有任何不明白的知识点,也可以立即上网查,非常方便。
今年升上德明政府中学高中部的周僖倩则坦言,念中一时一开始拿到笔记型电脑时,原本对于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有些不熟悉,毕竟之前都是提笔就写。
“不过,我很快就习惯了,去学校有时只需要带个电脑,不必带太多厚重的课本,只有上数学或科学课有时才需要带上。”
学生:“诱惑”多会分心
然而,即便数码产品能辅助学习,但只要使用的设备可以上网,很可能会让学生轻易失去专注力。根据《逗号》调查,超过半数的学生就认为,数码学习很容易让人分心。
华侨中学高中部的王颢喆说,念中学时大家都有一台笔电,为了让学生能更专心上课,电脑里会安装程序,自动屏蔽某些网站,例如能观看视频或玩游戏的网页。
“不过,偶尔一些同学觉得闷了,就会想方设法‘钻漏洞’,结果还是能浏览那些被禁用的网站,学校就得推出更多措施,进一步限制我们的使用权。”
去年10月,教育部宣布,本地学生使用的个人学习电子配备,最迟在今年1月就会装置新的配备管理应用(简称DMA),以限制学生的上网时间及可登录的网站。
在一些学校,老师其实也能监管学生如何使用电子配备。过去四年就读莱佛士女中、现已升上莱佛士初院的纪雅涵就说,老师可以安装应用管制全班同学,也就是说,只要有谁上课时分心,浏览与学习无关的网页或内容,老师都会知道。
“基本上,PLD不能使用社交媒体和一些通讯应用,但比如有时要上YouTube观看一些上课相关的视频,还是可以登录的。”
她也透露,如果上课时没有用到电子配备,老师也会要求大家把屏幕关上。
老师:有自律没问题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课室里人人一台电子配备,确实能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灵活。曾在本地一所中学任教、目前担任补习老师的王恩兆(30岁)指出,他在设计教材时,就能采纳更多资源和方法。
“我之前教的是物理,相比以往在荧幕上展示讲义,现在的教学方法更多元,比如我可以设计模拟教材(simulations),让学生亲身试验以掌握科学原理;我也可以更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比如在上课到一半时安插一个小测验,如果学生想温故知新,也能随时找回之前的讲义。”
王恩兆认为,有了数码设备,能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实有意义,也能鼓励学生自学增广见闻,但不论科技多么先进,到头来还是取决于学生的心态。
他说,学校确实有不同的限制措施,让学生在数码学习过程中不受干扰,而老师在上课时也可随机检查屏幕,确保大家都没有分心。
“不过,我认为学生还是要有自制能力,他们有心学习,就不会那么轻易受其他网站或内容影响。实际上,如果懂得善用数码设备,它会是学生学习上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
迈向“无纸”课室时代,师生都将受益
那么随着数码学习越来越普及,学生是否觉得,未来的课室是否将完全迈向“无纸化”的时代(paperless classroom),无需再使用任何纸本资料?
周僖倩认为,课堂上完全数码化绝对有可能。“现在老师使用资料,很多都放上网了,我们的一些作业,老师也能直接修改,整个教学过程更方便也更及时。”
纪雅涵也有同感,她表示,念中学时学生们已经可以选择购买电子课本(e-textbook),结合老师准备的教材学习。
“不过,我觉得考试时以笔纸作答还是比较实在,即使有了数码设备,某些科目的老师有时还是会分发纸质作业,让我们训练笔速。”
中学部分科目试用互动式数码课本
教育部在回复《逗号》询问时说,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包括探索生活中的例子、户外体验等,学生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具目的性地使用数码设备,也能提高学习成果。
目前,本地中学生可选择使用教育部批准的数码版课本(digitised textbooks),也就是以数码设备参阅现有纸版课本。
另一方面,教育部也在本地中学为部分科目试行互动式数码课本(Interactive Digital Textbooks, 简称IDT),这些课本被上载至学生学习平台(SLS),并附有视频和小测验等互动学习元素,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
“中学生会继续以线上和线下的资源学习,例如纸质课本、IDT,及其他SLS上的数码教材。这种双管齐下的学习方式会因科目而异,以配合不同学习需求。”
专家:学生使用数码设备应“重质不重量”
专家指出,在数码时代吸收新知识更快速方便,学生与其控制自己的屏幕时间,不如思考自己是否浏览太多无谓的内容。
为家长提供教学方法,并在网上经营家长支援小组的培育专家苏菲亚(Sophia Klopp)表示,许多父母经常会向她反映,不知该如何管控孩子的屏幕时间。
“一方面,学生能在网上接触各种资源,学习已不再局限于实体课室,但另一方面又有研究发现,长时间使用数码设备会影响学生的专注力,让他们误以为自己掌握了能一心多用的技能。”
她认为,控制屏幕时间固然重要,但其实学生在浏览什么样的内容也是一大关键。例如,如果学生在刷社交媒体时,可能只是很被动地吸收内容,这与主动浏览网站学习有很大的分别。
“与其限制屏幕时间,我觉得应该取得让学生在使用数码设备时取得良好平衡,这样一来,数码产品就不会对健康、课业,或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造成负面影响。”
苏菲亚也建议,学生应不时地自我检查身体状况,避免长时间使用电脑或手机。“大家要给自己时间休息片刻,让以免眼睛因盯着屏幕而过度疲劳,坐久了就站起来走一走舒展筋骨。
数码学习好帮手
学生推荐的五款实用学习应用,让你在数码学习过程中提升效率、事倍功半。
YeolPumTa:来自韩国的学习应用,专注于时间管理,让用户轻易追踪和管理学习时间。
Forest:通过种植虚拟树木来专注和提高办事效率,让用户能从中获取满满成就感。
笔记+:不少能在平板上记笔记的应用都需付费,但这款免费且记笔记且功能齐全的应用值得收藏。
Notion:集合笔记、知识库、看板、日历等多种功能的应用,可有效地组织和分享学习内容。
翻页时钟:在不使用数码产品,可开启这款应用,以精美的设计感受时间流逝,提高效率。
早报校园 zbschools.sg 是一个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数码平台。它汇集学生报旗下《小拇指》、《大拇指》和《逗号》的精彩内容,通过深入浅出的报道,让中小学生轻松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