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大题材风起云涌霸屏院线网线,这些,都是好事情,波澜壮阔的时代,值得最好的赞美。同时,如何拍好主旋律剧,也成了今年影视剧讨论的主题。如何拍好五四如何拍好北伐如何讲述抗日战场上的国共军队如何描述内战等等,新时代要求新写法。
疫情后的大题材剧迎来一个再出发。像《觉醒年代》《大浪淘沙》,无论是节奏和语法,都避开了陈词和滥调,既不在主旋律里躺平,也不走花里胡哨路线,当然,他们也有各自的问题,但整体而言,这些剧回到了中国故事本身,没有被流行桥段掐着人物线,多少实现了历史风格素描。
但是,主旋律不仅是大事记。当我们用自己的价值观展望未来的时候,最终为这个价值观落地的是,人民的衣食住行。所以,像《舌尖上的中国》,我就认为是很好的主旋律片,还有什么比一大蒸笼的黄馍馍,一大碗的牛肉拉面,一只只饱满的饺子更能展现“诚实的劳动”更能体现“幸福的生活”呢。或者说,所有的影视剧都可以在主旋律的概念里被理解。日本电影能在全球抗衡好莱坞,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日本影视把日本生活仪式化了,一碗米饭一杯茶都隆重无比,日常生活中透露的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传销了日本精神和日本伦理。相比之下,我们银幕上的食物经常很塑料,时不时还很浪费,光就美学而言,就不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