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媒里,造作贪嗔痴…”

星云大师说:分享信息:社交媒体如面簿和微博打破了人与人之间在生活上所保持的距离,一大部分原本维持在自己身心范围的受、想、行、识造作,自由地通过社媒对外表达。

然而,许多人却通过匿名方式发表意见,以为自己屏蔽在手机和电脑之外,肆无忌惮地对一些人事物进行恶毒诋毁,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受害人的身心感受,非常缺德。

还有人则通过WhatsApp音频传播的便利,肆意散播谣言,尤其疫情期间,还恶意地指出到某商场或某地就需要隔离60天等等;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谣言一发可传百人千人,对一些当事人所造成的打击,非笔墨所能形容!

真语

动乱的产生,以语言为先锋,人惹祸害,也以语言最为厉害。所以《尚书》(中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载:“语言不合义理,正好招致羞辱。”《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亦载:“白珪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齿颊一动,千驷莫追。”意思是,一块白玉有了缺损,还可以磨得平齐,但是语言失当,就无法补救了,好比一千匹快马,再也追不回来已经说出去的话。

因此我们说话,要学习佛陀说“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异语”,这是第一真实之语,也是善语之德。

这些看似古老的劝诫,完全能在现代社会中用得上,现在一些人以为躲在键盘背后就可以对别人谩骂,殊不知恶口造恶业,终究还是躲不过因果审判!

习惯

古圣先贤的一句话,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为世人所引用称颂,就是因他们的话像珍珠白玉般清净,蕴涵的智慧有别于一般自私、分别、谬妄的语言,能为人心带来启发;一句美言,能使一时跌入无明深渊的烦恼人如饮醍醐,获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欢喜。

好言好语,如同莲花散播的淡淡花香,清新而持久,令人心生欢喜,即使有满腔的怒气,也随之消融。心中常存善念,常怀感恩的心,彷如口吐莲花,芳香四溢,听者犹如沉浸在花香中,舒畅无比。

佛教经典中提到,毕陵伽婆蹉(佛陀弟子)有心想要说好话,却一再口出恶言,可见说好话需在日常生活中酝酿、养成。老子也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一句良善的话可以感化人向上向善,我们能改掉恶口骂人的习惯,常以柔软语安慰劝勉他人,相信所言必能让人接受和信服,也能贏得愛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