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仁余:枣树梗

中秋月。过中秋需要一套词语。(作者提供)
中秋月。过中秋需要一套词语。(作者提供)

字体大小:

丰富的中秋节需要一整套词语,如果它们不再被懂得,不再说了,当然节日只能如大家所说的越来越没有味道。

看中国的脱口秀比赛视频,一对双胞胎姐妹常以作为双胞胎的无奈大做文章,她们说:“我们的命运永远粘在一起,不管我们这辈子有多少矛盾,老了都会在一起划双人轮椅。老了就算走不了路,也要一起去撞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观众大笑。现场有人知道这两棵“枣树”,有的或许“get”不到,只是觉得这重复句法好笑吧。节目播出后,网上讨论,有说这“枣树梗”极其自然,果然有发问的,这是什么梗?有人出来科普,“枣树”是鲁迅散文《秋夜》,说“原文是: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用反复的写作方法表达了一种单调、孤单的悲凉气氛。”许多人听说的是“我家门前”,鲁迅的原文其实是:“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之后不久,作家许知远受邀上台说他的“处女”脱口秀,他调侃现场的嘉宾,说谈话综艺主持人金星,“有一种把全世界的事,都变为家长里短的能力。即使鲁迅上她的节目,她也是问问,在北平一个月挣多少钱呢?你的故居是租的还是买的呀?后来跟闰土还有联系吗?”金星鼓掌,观众也笑了。我查了一下,中国小学语文课本有一篇“少年闰土”,节取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难怪年轻观众“get到点”。

许知远继续说:“我估计鲁迅听完会说两句话,一句是脏话,另一句也是脏话”,也用了“枣树”梗。

脱口秀“Stand-up comedy”源自美国,这种单人说笑话的表演,常带有时事评论的色彩。这几年脱口秀在中国城市青年群体中有点火,表演者也多是年轻人,题材自然以婚姻、性别、家庭、健康、职场,这些青年受众关心的话题来触碰笑点。渐渐发展成不只是现场表演,更重要是线上短视频的综艺性语言喜剧。火爆背后当然有资本操作的因素,也因为它生逢其时,有人说这是当下碎片化文化消费时代,年轻人特别追捧的搞笑短视频的一种变种。

听到鲁迅的名句成为脱口秀的梗,有点意外。

梗是网络用语,“这里面有什么梗?”,老梗、烂梗等等。梗是喜剧中的笑点,铺梗就是编排笑点,如相声中所谓“包袱”,常用相反的结果推翻之前的铺陈,让观众意外而大笑。学者研究,网络梗与传统梗有不同,制造“笑果”的方式不一定是内容或故事本身,而是一个内容多次重复流传,就成为梗。比如某些人做过的傻事,电视节目某个桥段,或一些流行话,比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瓜田里迷了路”等等,复制又重新创造,年轻人爱玩的语文游戏。一般上它们具有某些喜剧效果,在重复创造传播过程中,越来越有笑点。说笑话时可以利用它作为梗,重复使用却又巧妙置入另一语境,增加荒诞感,制造有喜剧效果的共鸣。

有个脱口秀参赛者说,为了搞一个比较特别的家庭聚会,她邀请父母亲去看脱口秀,让他们明白女儿在做什么。结果父亲全场打瞌睡,完了说他听不懂台上在说什么。英文里有所谓“in-joke”,说的是只有特定群体能够理解体会的幽默笑话。联想起一个笑话,一群以说笑话为生的演员聚会,大家轮流上台说笑话。有一个说,第21号,观众大笑;又说,33号,大家又笑。旁边有人问,他在说什么,有什么好笑?原来这些演员都有一部笑话大全,收集了许多笑话,一个个以号码编列,上台时根据现场所需选用合适的笑话逗乐观众。这本笑话大全他们背得滚瓜烂熟,台上人只须要说某某号码,大家都知道说的是哪个笑话。

语言可以是群体的文化标记,一种密码,让我们可以分享某种经验。当我们说节庆一年不如一年,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用来说节庆的词语逐渐减少,越见贫乏。比如中秋节,有一些朋友努力要恢复中秋拜月的习俗,对好多人来说,中秋是月饼节,不知道它也称拜月节,上一辈人说的拜月娘很少提起。拜月时想必有一套语汇,形容供品或仪式,如今没什么人知道了。牛车水嫦娥灯饰的样貌一直是热论,她到底是谁?说起嫦娥不能不提后羿,还有那长生不老仙丹。嫦娥奔月,月亮里原来有广寒宫,那是什么?说月饼不能只知道那个以讹传讹的朱元璋起义故事,不同月饼馅料及制作、模具花纹等等,还有那些卖月饼的新店老店,老味道新口味等等。丰富的中秋节需要一整套词语,如果它们不再被懂得,不再说了,当然节日只能如大家所说的越来越没有味道。

鲁迅的“枣树”成为脱口秀的梗,看来不是坏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