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嬿青:沉浸式生活

安静下来看日换星移,花开花落。(王嬿青摄)
安静下来看日换星移,花开花落。(王嬿青摄)

字体大小:

这年头,各种沉浸式来头名目繁多,想必也是疫情后的一个产物,大家一来有了时间,二来不旅行,三来比较少社交,更能沉浸式地去体验很多事。

短视频的美容博主最近流行“沉浸式护肤”或者“沉浸式化妆”,打开一看,就是博主不说话,只是面对镜头专注化妆或护肤的具体步骤,没有语言,没有音乐,只有拧开护肤品瓶盖或海绵拍打脸颊的声音。的确,效果达到了,作为观众的我,更专注于化妆本身,注意步骤和产品不受其他干扰,所以理解了,这就叫沉浸式化妆。

这年头,各种沉浸式来头名目繁多,想必也是疫情后的一个产物,大家一来有了时间,二来不旅行,三来比较少社交,更能沉浸式地去体验很多事。在这个时代,一个简单的、平面的展览,或是一出传统的戏剧已经很难满足观众。将传统空间赋予沉浸式体验,才能让观众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废寝忘食”,形容的正是由于过度沉迷于某个事物,从而“失去了”对真实时间的感知能力,而实际上这正是“沉浸”带来的效果。专注于当前的目标,在由设计者营造的情境下感到愉悦和满足,而忘记真实世界的情境。

戏剧、电影之所以能让人暂时忘记现实,是因为戏剧的“幻觉”,特别是那些精彩紧凑的连续剧、年代剧。观众远离现实,放下一天的工作和学习,进入另一个人生、另一个世界,不仅因为人们可以沉浸在其他故事里,还因为构造和设计的氛围,身临其境“逃离现实”。不要说观众,就连职业演员,常常拍完一部戏后,要真正走出戏外,还是要花一段时间的。

追求极致味觉体验的高端日本餐,是我最能体会的“沉浸式餐饮”。有一年在京都,预定了一家老字号米其林餐馆,不说之前定位的细致沟通,吃饭前一天还接到电邮被告知不要擦香水,因为这样会影响主厨味觉。当天准时赴约,日料店基本装修都极简,高档的原木设计,讲究的灯光,低调沉稳,不到20人的座位非常静谧。你一坐下就可以理解为何特地关照不要擦香水,因为你会不自觉降低说话的音量,然后像一位观众一样观看吧台上的厨师开始表演。友人觉得很有趣但似乎太安静了些,于是打开手机精心挑选一首配合气氛的音乐作为背景配乐……他非常得意着继续观看,继续吃饭,过一会儿,服务员日本小姐轻轻打扰他一下,不好意思地示意他要关掉音乐。这一幕久久不能忘怀,既觉得好笑又真正见识了日本餐饮极致“沉浸式体验”的标准,没有音乐,轻声交谈,不能擦香水,这一切在别地餐馆根本不会计较的因素,在高级日本餐馆却不被允许。就是这么匠人地执拗要求客人认真面对自己的食物,那么自信食物一定惊艳食客,那么注重这沉浸式的体验。什么装修、音乐、灯光都是其次,重要的是我的美味,真牛!

两年不能出国,发现人真的可以沉浸下来,沉浸式做饭、看书、运动、整理房间、聚会,过去的日子,大家对一切都是忙忙碌碌蜻蜓点水。哪怕是旅行,碍于时间的限制,多数也是打卡式地观光,满足的是最基础的出行需求。有时为了在社交媒体上炫耀,忙着拍照留影其实没有真正体验。现在因为出行不易,所以好多人如果出门旅行,仔细安排行程,一去一个月甚至两个月,沉浸式旅行,学习一下西餐,学习一下西方艺术史;不出门的日子,认真地看完一本书,和朋友谈心,参与孩子们的各种活动。

而如今,对年轻人来说,沉浸式体验则对场景形态进行了重置,科技和跨界将目的地文化融入到产品,打造与目的地相似的建筑风格,构建虚拟世界,加深游客对目的地的理解,从而带来更高效、更自然、更极致的沉浸式体验。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种对沉浸式体验的定义,就像有人认为沉浸式体验是比电影更为生动的参与故事的方式,也有人认为它是《甲方乙方》中“好梦一日游”一般的存在。

作为新消费的主力群体,年轻人渴望更新、更潮、更独特的感官体验。而“沉浸式”娱乐搭载高科技,为这个行业将创造无限商机。近些年,不少公司开始涉足“沉浸式”娱乐,比如2017年,网易游戏推出了改编自网游《倩女幽魂》的沉浸式舞台剧,甚至连故宫都推出过《清明上河图3.0》,利用多媒体和场景再现,呈现了“沉浸式”娱乐的互动展览形式。

未来,你坐着吃西餐,带上眼镜,虚拟场景带你到罗浮宫为你讲解美酒艺术故事,身临其境,完全有可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