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国君有一个儿子叫卫鞅(约公元前395-338年)。他才华出众,曾是魏国囯相公叔痤的下属。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亲临探病,问他如有不测,谁能辅佐治国?公叔痤推荐卫鞅,但发觉魏王没有反应。在王上离去时,公叔痤支开左右,单独告诉魏王,若是不用卫鞅,就一定要把他杀死,亦不得让卫鞅离开国境。可惜魏王没有听从,让他去了秦国。后来卫鞅辅助秦孝公变法,攻打魏国,立下战功,获封商地十五邑,号为商君,后世人称他商鞅。公叔痤有知人之明,知道商鞅的潜力,不让他为他国所用,恐怕日后对魏国不利。既然不能用他,唯有毁灭他。

历史很多时候很相似。最近重读中国留美科学家钱学森(1911-2009)的故事。早在1950年代初,他就有回返祖国建设新中国的宏愿。美国政府知悉此事,想尽办法阻止他回国。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Dan Kimball)曾说:“一个钱学森可以抵五个师,我不能留他下来而用,也宁愿把他枪毙……这番话好像是出自2500多年前公叔痤之口!不知道金布尔可曾熟读春秋战国史?理解公叔痤处事心态?

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美国政府把他软禁起来,不让他接触科技,与科技隔绝,他饱受身心折磨,但没有动摇回国效劳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