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也许是自讨苦吃

字体大小:

小孩的玩具玩腻了就不要了,成人的感情变质了就分离了,原来喜爱中必有厌恶,甜蜜中必有酸楚。

新邻居是印度人,上周屠妖节他们特地送来一小盒的节日小吃,脆脆香香的印度饼干。原本挺忌讳煎炸食品,吃多了怕上火。然面粉混合香料制成的印度小吃,咸香略带辛辣的口味让人欲罢不能,饭后一片接一片,不想一口气就整盒吃光了。

说实在,当初前来看房屋,本还有点顾虑,担心生活习性的差异会引起邻里间不便或摩擦,都是自己想多了。现在每逢周末,我倒是期待邻居烹煮咖喱的香气,那味道真是神奇,虽同为咖喱,因香料配方有别,每回香味都有所不同。尝不到,得以闻一闻咖喱辛香也是挺满足的。

这咖喱香总会让我想起父亲烹煮的海南咖喱鸡。我独爱咖喱汤汁中,焖煮得口感绵密的马铃薯块,甚至在我观念里,没有马铃薯的咖喱都不算咖喱。这年头,还会在住家花大半天时间,烹煮多道工序的一餐,这样的人家已不多见。邻居周末烹煮的咖喱,飘来的除了扑鼻的辛香,更有一缕暖暖家的烟火气。

这倒是有趣,无色无形难以捉摸的咖喱香反而实在,我们任何想太多的起心动念,则是无比虚妄。当初找房屋经纪,心中多少已有份清单,想要的不想要的种种条件,总以为必定存在量身打造一般的房子。

然所有的一切,都是确切住下来后,慢慢适应的。住进来之前,任何的想定,好的或不好的,其实都只是多想。

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脑袋如多动儿难以管控,老是窜来窜去想太多。每一天醒来,都是满脑子的想要想不要。还没得到时,满心渴望着想要;当真的要到了,或许心念一转,又开始想不要了。这样的矛盾,周而复始,我们都在这团剪不断理还乱的漩涡中,乐此不疲地要与不要着。

但问题是,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所有的要,我们起心动念时,幻想的都是得到了将如何的美好欢愉满足。这算不算是自我催眠的一种骗局?吊诡的是,一旦存在了“想要”,必然就衍生出“不要”。或许,要是一种让人亢奋的烦恼;不要则是让人焦虑的苦恼。

不知朋友们共递呈过几回的辞职信?还记得十多年前,为了能顺利转换跑道,自费进修本地大学的翻译课程,其中一个学期得到广州某大学学习。当时刚好应聘的新工作安排面试,我二话不说订了机票飞回国,隔天面试后又立即飞回广州继续上课。这是“想要”所驱使的行动力,后来几经辗转加入了那家新机构,我努力付出要到了新工作,而几年之后则递了辞职信,又不想要那份工作了。

我们要这个要那个,我们如果要的都是自己真正渴望的,为何最后又会不要了呢?

也许,一切我们最终会选择不要的,从来都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无论当初曾经多么努力且积极地去争取去追求。我们耗几年的时间去不要曾经想要的事物,想想是不是很荒谬?几年再加上几年又几年,不知不觉就是这一生了。

秦始皇要到了天下,却要不得长生不老,若要到了长生不老,会不会就希望不要无休无止地活着?

小孩的玩具玩腻了就不要了,成人的感情变质了就分离了,原来喜爱中必有厌恶,甜蜜中必有酸楚。不要,本就也是一种要,想要“不要”。若上苍怜悯,施舍我们如愿得到了一切想要的,那又如何?有缺憾,才是人生。

屠妖节又称排灯节、万灯节、光明节,我们都渴望黑夜中有一盏明灯指引方向。我们到底要的是什么?

也许是自讨苦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