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少女购物路线》里有一篇《被食谱形塑——汉声〈中国米食〉》,洪爱珠写自己做小孩时最爱的书,竟然是本食谱,其他读物包括每日《国语日报》和《汉声小百科》,还有一本《辞汇》(!!),“少即是多。光是这些,就使一个小女生头也不抬,连《辞汇》也逐字逐页浸着读。如果没有记错,黄丽群也是读日报辞典长大的,难怪她们都写得一手秀异迷人的文字……”

想想除了洪爱珠的这本《老派少女购物路线》之外,我的书架上没有一本真正谈吃的书,没有舒国治的《台北小吃札记》,没有蔡珠儿的《饕餮书》,没有焦桐的《为小情人做早餐》,没有林金城的《知食分子寻味地图》……杜杜几本谈吃的书算不算呢,虽然其中一本还是两本里有附上食谱,但主要是通过饮食体味日常情理,游走古今中外,在文学、绘画、电影等等不同领域之间来去自如,是头脑与心的调情,烹调出一篇篇趣味横生的文章。

关于饮食的单篇文章我倒是看得不少,印象深刻的有张爱玲的《谈吃与画饼充饥》,迈克的《吃在意大利》,卢慧心的《饱食、福猫、看花》,黄丽群的《喝一点的时候》《难吃》《生为我妈的孩子,我很抱歉》《半糖半冰》《吃水蜜桃》《如果在冬天,一座新冰箱》——黄丽群之所以会占大多数,只是因为直到近一两年我才买了她那三本非常有名的散文集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