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我就喜欢凭窗远眺。坐看云卷云舒、日升日落,自得其乐。成年后,不论乘巴士、飞机或火车,总喜欢坐靠窗的位置,以便浏览窗外的风景。在金融科技领域奋斗的那些年日,静立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远眺是我厘清思绪,缓解紧绷神经的秘诀。至今,令我回味无穷的始终是旅居上海期间所见的窗外风光。

最初,我和先生住在徐汇的一个小区。从公寓的窗口望出去,歌德式的徐汇天主教堂就映入眼帘。虽然繁茂的枝叶遮盖了部分的视野,两座红砖砌筑的尖塔形钟楼依然显而易见。那样的景致常让人有置身欧陆的错觉。

后来,我们搬到了静安区,公寓面向一潭碧水湖。每天晨起,我就倚在窗前凝望粼粼波光。只要看看微风中轻轻摇拽的芦苇,栖息于灌木丛中的白鹭及波光辉映下的公寓大楼,就觉得生命美好无比。

毗邻中山公园的公寓是我们离开上海前最后的居所。因为身处30楼层,我拥有居高临下、一望无际的好位置。白天,从厨房的窗口望出去,尽揽中山公园的四季芳华。夜间,站在阳台上尽赏灿若星河的人间灯火。

目前的住家是位于墨尔本市的公寓大楼。51楼层是俯瞰大地的极佳位置,但也是让人心跳加速的高处,尤其是刮大风的日子。每逢狂风吹袭,对面工地上的起重机就摇晃不已,周围的高楼大厦也跟着晃动。那种惊心动魄的情景不亚于9月间发生的5.9级地震。

每当有游行示威的日子,窗外就会响起直升机螺旋桨转动时发出的轰隆声。这时,从窗口望去,可以看到停在半空中的侦察机正在巡视地面的动向。往右侧观看,只见伊丽沙白道上摇旗呐喊的示威群众及镇暴警队。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会把目光转向左侧宁静的楼房,菜市场及远处的山峦湖泊。

晨光熹微的时刻,偶尔可以看到热气球自西边的天际冉冉升起,那是一幅让人感到惊艳的画面。有一回,一个热气球越飞越近,就在咫尺之涯突然失去了踪影。我以为它撞上了我们住的高楼,快步跑去阳台察看。其实,它早已跃过大楼,继续往东方飞行,好迎接第一缕阳光。

像我这样囿于室内,但心系窗外的人,无法固守在同一地方生活太久。近几年来,辗转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属于我的窗外世界也因此千变万化。每到一个新的住所,望向窗外都会有新奇的发现及预想不到的视觉飨宴。最终,不管我搬到哪里,坐在哪扇窗边,出现在我窗外的是温暖或冰冷,是美好还是唏嘘,只要还能发现窗外的那一点美好,我就没有失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