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箱注

不知怎的,看到一张高山的山歌黄梅调旧唱片,无限亲切。那时还住文莱巷,家在三楼,兼住家车衣,楼下店铺,刚好是唱片公司,偶尔会看到林淑容出入——当然是早期的她,朴素无华——仿佛开始唱《流水年华》的时候。我们总是在房间窗口往下望:有时是高山经过,就一个沉静的男士,回忆如果重播,70年代阔似关刀的衣领,喇叭裤管,时代感奇重。母亲笑道:高山看起来,很像样啊——妇女界眼里,已经颇为落落大方了。因为家里常放的唱片之中,不乏有类似现场演出的录音,如邓丽君饰演红娘的《西厢记》,高山反串崔莺莺,捏着嗓子,不是不好笑的——现实里遇见,落差大,反而觉得这莺莺小姐平时倒是气宇不凡——这种小市民目光,回想起来,也已经是旧时人家的作风,当时的人心简单。后来在丽的呼声听见,他唱的《天女散花》,女歌男唱,却异常悦耳。仙花开放满天庭,万紫千红别有春——此曲来自《江山美人》一节,游神赛会,李凤姐装扮仙女,挽着花篮,边唱边把花儿朵儿散向芸芸众生。可是单独成曲,仿佛男子唱着,也不觉突兀,反而是意态悠闲,向往天边的优美景象。而仙花散给有情人,倒是天女艳羡而怜悯世间人了。

家里那张电影原声带唱片,静婷江宏主唱,封皮被污损,根本不常听……母亲对于黄梅调老片子,兴趣也不大。电视频道播映时,大概独剩我撑着看,看来无数次也不厌倦的样子。她生病进院之后,那段日子不堪回首。夹杂在疫情肆虐的大环境里,诉说再多已是无用,点滴在心头,有时意欲宣泄,想来总是个人失落,何况人老人故,不就是最寻常不过的吗?怎料到母亲去后,电视上依然在播这林黛赵雷的旧光影:那回看着,剧情已经接近结束的光景了:李凤姐满头珠翠,坐在鸾车里,满怀喜悦,以为皇宫在望,不知半途风雨骤至,她仓惶的躲进庙里——这场戏,其实带着迷离梦幻,是接近梦魇的氛围。凤姐披头散发,一路祈求:拜上金刚神,可怜行路人,求你收风雨,求你息雷霆;韦驮大将军,两腿去如风,保佑我车马快,早日到京城。然后再求十八罗汉,断去烦恼根,接着走入殿内,跪拜观音菩萨,只求活着三天,见正德皇帝一面,死也心安。看了多遍,如今却觉得无限悲痛——如果那天早点前去,据说当时母亲会睁开眼,护士问要吃早餐?她还摇摇手,之后也就昏睡过去。便这样看多一面,也是好的。但短短数十年亲情恍如相逢一梦中,我若是散花女,散尽春色,最终拜尽罗汉观音,也难以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