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康:初一十五

初一十五到庙里拜拜祈福,是一些人的习惯。(吴庆康摄)
初一十五到庙里拜拜祈福,是一些人的习惯。(吴庆康摄)

字体大小:

我没宗教信仰,但过去一年的每个初一十五,都会陪友伴到庙里拜拜祈福求平安,习惯下来之后每个月的这两天在庙里的短暂逗留,心神似乎比较安宁。或许是世态动荡,或许是心理作用,初一十五居然成了我避开尘世纷扰的最恬静的日子。

从小都对每个月的初一十五感到好奇,因为每个农历月的这两天,月亮形状两极化,从一把弯刀到特别圆特别大特别亮,仿佛要将很多人的心房都照亮。然后每次农历新年,初一到十五都在过节,亲友团聚大鱼大肉大吃大喝,愉悦气氛特别浓烈,对初一十五就更有感觉。

但初一十五在牛年对我有了新的意义,每个月两次的庙访,居然成了一种自然衍生不经特设的生活习惯。友伴多事,在牛年算了运程,结果是坏到不能再坏,虽然说可以置之不理不当一回事,但既然问了不做点防范又觉得百般不舒服,于是我们决定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到庙里拜拜,也不是迷信,只是求个心安。

就像任何宗教场所,如在欧洲各国的几百年历史的大教堂,在南亚和北亚的千百年神庙,我们这高度城市化的小岛上,庙宇也有让人心绪平静的神奇力量。不管外面的世界有多纷扰,一旦踏入庙内,所有外边的喧扰吵杂都会被隔离,原本也许不安的情绪自会渐渐安稳,不论外头天气有多闷热,里头总有清凉之感。偶尔看见一些猫狗,感觉它们似乎更善解人意,加上闪烁的烛火灯光,整个环境清幽和平,那是我越来越觉得心中舒畅平和的原因。

初一十五到庙里祈福原来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了方便像我这样不太熟悉规矩和习俗的人,庙里众多神明的神像前会贴上数字记号,先从1号拜起,一直拜到16号,然后焚烧金银纸,最后将茶叶和供神糖奉上,再将莲花佛灯点燃,敲了一下响钟才离开。整个过程从起初正月的陌生到最后腊月的熟悉,我学习到的不仅是整个祭拜仪式,最大的收获是能在那短暂的祭拜过程中渐渐心无杂念,原本总是烦躁的心情终于在这个仪式中找到片刻的安宁。

或许那就是信仰的魅力,不管是什么宗教,不管是不是心理作用,最重要的是有作用。在神圣的地方,我们都会不自觉地在说话的时候降低声量,在走路的时候放轻脚步,在祈福的时候更为虔诚,特别是在点燃香火的时候,我们不急躁,显得特别有耐心。在这样一个能让我们小心翼翼行事不想打扰神明的环境,我们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大动作,或任何太冲动的决定,这是过去一年初一十五给予我的心境训练。

过去两年不少人都过得焦躁、疲惫、不安、彷徨,甚至惶恐,这样的情绪或许还得继续一段日子。所以在这新的虎年,不论供奉神明也好,祈福也好,求个心安也好,一个习惯性的举动也好,甚至只是一个心理作用也好,我们都得尝试找到自己的安宁心绪,找到自己的初一十五。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