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啸涛篆刻书画会举办会员作品展,这次的展名叫“石叻坡上”,顾名思义,集中呈现本地民俗文化,包括美食、方言俚语等题材的书画篆刻作品。啸涛是本地最为活跃的艺术团体,创会会长是已故的陈建坡先生,许梦丰、李福茂、赖瑞龙、曾纪策等名家都是该会的元老。这次展览精彩纷呈,我特别注意到尤东暐的三幅一组工笔画琴条。
尤东暐1980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吉打州,目前是国大医院内分泌专科医生。之前,我对东暐的书法和篆刻有所关注,此两者确实也是他的强项。他的绘画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隐约记得,他画过花鸟。但,这次他的三幅琴条,非常抢眼,简直就是脱胎换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琴条是特别窄长的条幅,因形如古琴,故称琴条。东暐这三幅琴条,画面以南洋美食、花果、器物为主,尺寸皆为23x138公分,其一为《寿比南山福更多》,绘有红龟粿、红钱、红圆、粿模、娘惹篮子,还有一只可爱小乌龟。其二为《此日安闲抵蜜甜》,绘有Ondeh-ondeh(椰丝球)、娘惹青花瓷盘、娘惹瓷砖、班兰叶、椰子、Gula Melaka椰糖、两只小蚂蚁。其三为《花开大吉步步高升》,绘有年糕、竹筛、凸顶柑、富贵花、蝴蝶。
海派画家吴昌硕喜作“岁朝清供图”,除了梅兰竹菊,图中也有水仙、佛手、石榴、柿子和南瓜等。东暐因地制宜,精心选择为他所用的南洋元素,巧妙构图,使得中国传统绘画题材“岁朝清供图”,有了“在地化”(localization)的演变,我称之为:南洋岁朝清供图。第二幅《此日安闲抵蜜甜》,东暐用了陆放翁诗句做题,他在款识中特别提及Ondeh-ondeh,曰:“南洋娘惹粿中有此翠绿甜点,外覆椰丝,其椰糖内馅堪抵蜜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