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贾岛是唐朝诗人。一天,他来到长安郊外要拜访友人李凝,却没遇上,于是骑着驴离去。此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贾岛有感而发,吟起诗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他高兴地吟诵,突然觉得不妥:“这么宁静的气氛,用敲字,还是用推字?”始终不能决定要推还是敲,总觉得两字各有意境,他兀自地想着,还在驴背上作出敲门和推门的姿势。来往的行人看见贾岛痴呆的样子,都很好奇地注视他,贾岛却浑然不觉,还是专注在他的敲和推字上斟酌。
正在此时,一队豪华的车队簇拥着京兆尹韩愈,迎面而来。贾岛的毛驴一头撞进队伍中,卫兵大怒,把他押到韩愈的座车前。贾岛发觉自己闯大祸,惶惑不安,慢吞吞地把事情的经过告诉韩愈。
韩愈耐心听完贾岛的叙述,又聚精会神地思索后,对贾岛说:“敲字有动作,有声音,比较传神、精采,还是用敲字好。”并将他无罪释放。贾岛这一推敲,韩愈这一定案,成为文学史上的佳话。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说:“专志者有所诣,摄虑者无异想。”贾岛为求贴切的字,进入忘我的境界,浑然忘记周遭事物,用心斟酌,琢磨半天,只为了考量整首诗的意境。
他所留下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即是“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诗作是浪漫的,诗人的态度却是非常谨慎的。
选择
经上有句话说:“谨慎无放逸,是处名甘露;放逸不谨慎,是名为死句。”这里说的“甘露”,就是指清净的涅槃境界。可知,佛经是非常称许谨慎的态度的。一个修行人,能在行住坐卧中,谨慎自己的身、口、意业,即能让自己进入清净的境界。即使是一般人,从事世间营生,谨慎也是获致成功的重要态度。
生活中,我们能谨慎,就会选择有道德的人生,就会选择有慈悲的人生,因为我们明白,只要有道德和慈悲,我们将能无愧于心,一旦因缘际会,我们又何愁不能称心满意呢?
二门
可惜的是,我们看世人的言行举止,多少人在“一念之间”仓促地决定了自己的一生。你看!多少为情所困而自杀的男女,只因“一念之间”想不开,结果徒留悲痛亲人间。你看!多少为财所动而萌生杀机的歹徒,只为“一念之间”财迷心窍,结果自毁前途,害人身命,永留骂名在人间。
心,是升沉的枢纽;我们的心,一心开二门: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不受烦恼;一念生迷,也会钻牛角尖,掀风起浪,不得安宁。一念之间,关系重大,吾人岂能不戒惧谨慎于“一念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