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心——与林青霞一起走过的18年》一书,由2021年3月开始构思,10月初正式动笔,至2022年2月中全书完稿。这几个月,适逢疫情严峻期间,日日夜夜宅在家中,时间似乎过得特别匆匆,而写作的过程,轻松倒不见得,心情却是愉快的,从来没有写过一本书,可以让我如此全神贯注专心致志,足以在纷乱时局中寄情忘忧,不问世事。

全书一共22篇,刚开始时,资料太多了,有待理出一个头绪,当时脑海中只有一些零星模糊的概念,曾经列出一些标题纲目,然而,这些标题却是边写边修改的,有些题材原先以为要重点着墨,结果却轻轻带过;有些以为不必费神详述的,结果却聚焦畅谈。原来,写作是一场无法预知的探险,一踏上征途,前程是风是雨,是晴是阴,完全不可预测,而带领自己的,是一股难以自抑的动力,在疲累时,督促自己不断前行;困顿时,勉励自己不要停步,于是每日坐在书桌前,只要沉下心来,进入情况,所思所感自会由笔端汩汩流出。

写这本书最令人愉悦的地方,就是能够得到书中主人翁全盘的信任和全心的托付。从一开始,青霞就对《谈心》的撰写,予以极大的鼓励与支持,从某一种意义上来看,这本书可说是我们两人合作的结晶——书名,我们一起设想和决定;内容,每写完一篇,我必定先让当事人过目,而青霞的反馈意见,也产生了使文章不断改进的功效。也许是我们各自专业的训练不同,彼此之间发挥了积极的互补作用。譬如说,由于电影事业多年的历练,青霞最记得清楚的是每篇文章所提及往事中场景的设置,人物的表情,动作的细节等;而我由于毕生从事文字工作的缘故,对交流时谈话的言辞,作品的内容或名家的佳句等,比较难忘。因此,每完成一篇,我们必定会仔细研究,反复讨论,直至所言所述完全符合史实方才罢休。青霞就曾经对我详述《功夫在诗外》一文中,花神春香等众演员如何投入听她讲故事的神态;《迁想妙得与饶公》一文中,她如何搀扶老人家的动作;《高桌晚宴与荣誉院士》一文中,她如何走到听众席上鼓励学生的情景,由于说得生动传神,使我下笔时让人读来更富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因此,《谈心》最大的特点,就是全书之中,一言一语都有根有据,绝无半点浮夸虚假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