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词语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也可说是避无可避的。但有的新词语,不一定比已有的词语

来得好。如今常用“达人”这一日本词语,就不见得比我们原有的“高手”“高人”易懂。同样,“粉丝”一词,中文原本就有“影迷”“歌迷”,可用语者却偏偏选用“粉丝”,还流行至今。当然,新词语的选用,并不一定有理可言。用语者的选择,常以有趣、新奇为目的。喜欢追逐新玩意儿的年轻人,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虽说是无可厚非,但有时也让人甚感无奈。当年“粉丝”一词刚出现,香港还有一书选“粉屎”这一词,希望引起注意。所幸的是,在趣味性的前提下,理性的用语者认为这一词语难登大雅之堂而拒用。若“粉屎”真的流行起来,不知明星该如何忍受得了?

话又说回来,也不是所有的新词语都不好。有些新词语十分生动,值得一提。顺手拈来,如“翻车”“打脸”“呛声”“洪荒之力”等就十分贴切。“翻车”绝非字面的意思,而是指计划“胎死腹中”,或是事情不按原定计划发展。无论作何种解释,运用起来,常是一针见血,无需赘言。另一新词“打脸”,不是指真的打人脸,而有“自打嘴巴”,或是真相让人揭发,当事人感到尴尬等意。说“打脸”,多少带有讽刺的意味。说真的,要不是真的看不下去,也不会如此不厚道,故意揭露真相,让人难以下台。当事人此时如遭人打了一巴掌,观者无不感到大快人心。“呛声”一词,应是源自台湾,有“唱反调”“斥责”“揭秘”等意思。用于不同地方,语义也稍有不同,内容可说相当丰富。当然,某人“呛声”,很多时候也是故意为之,而非无的放矢。曾流行一时的“洪荒之力”,指用尽气力,竭尽所能。这表达十分夸张,不过,十足形象。可惜的是,热潮一过,这一新兴的表达现在已很少见到。新加坡的主要交际语言不是华文,很多新词语多来自中港台。只希望来往的频密,我们将来能看到更多精彩的新词出现,借以丰富本地的华文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