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小世诚快四岁了。四岁的小朋友学习自主能力,爱唱反调,大闹后还会嘻嘻大笑。身为人母因而常自我怀疑,唯有向谷歌大神寻求和小朋友谈判的各种筹码。屡战屡败之下,偶然间发现听故事是小世诚的死穴——当他不愿收拾玩具,只要提出故事的某些关键词,他通常可主动收拾玩具之际,追问故事的发展。当然,事后必须和小朋友共读绘本,这总比大哭大闹的结尾好收场。

故事果真有魅力的,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我开始意识到,每天翻阅报纸六点档香港连续集的剧情,方能暂时逃脱外婆店屋外永无止境的嘈杂声。有时,爸爸会带我们到地方大礼堂举办的流动书展。印象中,除了漫画,爸妈从无干涉我们选购的读物,离开礼堂后,我和哥哥心照不宣,接下来几天就可在故事的世界里漫游了。

回头一想,难道只有小孩对故事有需求?成年人就不需要故事了吗?若以数据来看,一般上书店的文学书籍都比较难销。这似乎是有道理的。有人说,故事不是真的,成年人的世界有金钱、有数据、有条理,是铁一般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