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曦娜:湖畔艺文馆

闻名遐迩的中正湖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美感,引发师生的遐思与灵感。(中正校友会提供)
闻名遐迩的中正湖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美感,引发师生的遐思与灵感。(中正校友会提供)

字体大小:

对于创校已有83年的中正中学而言,这些出版物都是一点一滴,积累了近百年的文艺资产,保存,是为了薪火相传。

午前,骆明前辈来电,特别提及中正中学正筹划设立的艺文馆。我想起中正校友会刚在《联合早报》刊登了“征求中正人著作”启事,表明为保存历年来中正人出版的著作,在中正中学董事部支持下,成立了“中正人藏书馆工作委员会”,吁请校友及社会人士,拥有中正人著作或学校出版刊物者,捐书以支持藏书馆,并承诺该馆成立后将会开放给社会大众共享。

不论是英殖民时期,或是新加坡建国以后,许多年来,中正中学一直文风鼎盛,有作品传世的老师及同学不少,早期教师中,就包括了文化名人如许云樵、谢白寒、丘絮絮、赵戎、刘思、洛萍、王梅窗、芝青、赵如琳、茀特、金琰等。

2010年,中正中学曾在中正义顺分校主办一项规模盛大的“书满狮城七十载,文领风骚一百年——中正人著作展”。前辈说,从那次展览收集来的校友著作中发现,中正作者群竟有200余名,展出作品多达654部。他因而又提及,2003年,由新加坡文艺协会、作家协会及锡山文艺中心联合出版的《新华作家传略》,辑录了500余位新华作家简介,换言之,来自中正中学的本地作家,在新华作家中,占了很大百分比。

骆明前辈既是中正校友,也曾在中正教书,对中正具有双重认同感与情感。两年前,骆明曾在《大士文艺》发表文章《应该设立中正人藏书的时候》,文中提到闻名遐迩的中正湖给校园增添了无限美感,引发师生的遐思与灵感,对于中正文学艺术人才之培养有功。前辈也提及藏书特别丰富的中正图书馆,因为种种原因,年复一年,校园特殊的氛围孕育了中正的文学幼苗。

中正总校坐落在两旁有绿树遮荫的月眠路(Goodman road)上,1970年代,我在中正中学念书的日子,每天走在这条长长的路上,虽是大约15分钟的路程,好像不觉其长。校园里的中正湖,有木麻黄围绕,湖光映照树影,诗情画意尽在其中。我有时也爱叫它月眠湖,幽美的湖景,教月儿也入眠。不知出自哪一位翻译高手,将四平八稳的“Good Man ”翻译成诗意的“月眠”。去年读了黄友平的著作《新加坡地名探索》,才知道Goodman road,取名自英殖时代大法官“G.A Goodman”的名字。不管有意或无意,这个“月眠”之译,还真有“去殖民化”的味道。

在我读书的1970年代,是本地文学杂志蓬勃出版的年代,也是学校文学团体、文学刊物大量涌现的年代。我参加了中正中学的文学会,负责学会活动的三位老师,有两位是作家,一位是以笔名赵戎享誉文坛的赵大成老师,另一位是笔名白荷的梁孟娴老师。当年的中正文学会定期出版《湖声》,许多爱好文艺的同学都把作品投给这刊物,至今感念的是,我在《湖声》发表了生平第一篇小说《漫漫长路》。

因为文学会的关系,我和白荷老师结下了数十年的师生缘。离开学校之后,再见梁老师时,我已经在《联合早报》任职。有一回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她在报纸上看到金狮奖正在征稿,一再鼓励我投寄小说去参赛,但写小说十分耗时,在没有电脑打字的年代里,尤其需要一次又一次的改稿、抄稿,而报社工作忙忙碌碌,我真没把握能赶在比赛截止前交稿。可梁老师听了,不说别的,立刻承诺帮我抄写参赛小说的最后一稿。回想起来,当年若没有梁老师的相助,也许就没有我后来的一再参赛,更别说得奖。那是当年中正文学会与文学刊物《湖声》结下的文学因缘。

中正中学历来是所文学艺术气氛浓郁的学校。除了文学活动,中正从过去至今,其表演艺术如戏剧活动、音乐活动都成绩可观。从194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正中学戏剧研究会在新马戏剧界及学生戏剧运动中更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据我所知,中正合唱团在二战前已公开演出;1960年代,中正还成立民间音乐研究会,拥有一支学校民乐队。丁祝三、田鸣恩、李豪、施育艺、姚尚朴、林丽、连江秋、丁道津等音乐名家都曾在不同时期在中正教过音乐。

不得不提的是,中正也造就了众多书画名家,早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成立中正美术研究会。几年前因工作的关系,曾回母校访问当年执掌校务的彭俊豪校长,并在彭校长引领下,参观了设在日新楼楼下的林子平艺术馆,馆中收藏了百岁艺术家林子平捐赠给母校的百余幅书画墨宝,在林子平艺术馆隔邻为湖畔艺术馆,轮流展出校友的美术作品。

那天骆明前辈在电话中说得清楚,将设立的中正艺文馆除了收藏中正人的文学作品外,也包括表演艺术如音乐会、戏剧演出的特刊、乐谱等。对于创校已有83年的中正中学而言,这些出版物都是一点一滴,积累了近百年的文艺资产,保存,是为了薪火相传。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