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送书”这件事,在新加坡的文化圈子里,不少人是心有戚戚焉。送书者的动机各有不同,有很单纯的,有公关性质的,也有被索书的情况,等等。但对于一家出版社而言,一般是会预留“公关书”(一般是印量的3%),若印制1000本,会留30本备用。公关书主要用途为提供国图的法定送存(legal deposit)、书籍奖、各种文学比赛、媒体用途等。当然,出版社也能因种种客观因素调整预留的本数。

“书”当然是文化和知识的结晶,是该时代的最佳记录,但同时也是“商品”——是的,你没听错,是“商品”。

当读者决定选购一本“书”时,原因各异,但考量范围主要是书的内容、编辑的巧思、视觉美感、质地与触感,还有是否能方便购得。这是比较浪漫的说法。若是比较不那么浪漫的说法,其实就是:作者知识产权、编辑的底蕴和经验、设计师的时间与专业、最终选用的纸张、装订等,以及出版社辛苦经营通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