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听一位前辈企业家,谈起当年毅然从商的故事。他说除了须要照顾家族成员,让大家日子过得较好的“远因”,直接的导因是受到刺激和打击。话说某年除夕前夜,他满怀信心等老板派发年终花红,之所以很有把握,乃因这一年他的业绩特别杰出,为公司赚了几百万元,不要忘了那是1960年代。
好不容易等其他员工都拿了红包回家,他也喜孜孜期待老板的论功行赏,想象东家一边给他大红包,一边拍肩膀勉励有加,岂知打开信封一看,原本以为起码五位数,却是区区数百元,这巨大的落差化为当头一棒,捶出他的怒火,第二天愤而辞职,义无反顾地投身商海,终于事业有成。多年以后,他虽然后悔当时急怒攻心,说了不该说的话,却很感激那位老板制造的逆增上缘,那一幕让他感到羞辱的刺激,竟成为他下定决心做生意的最大动力。
我也读过另一位大企业家的自传,书中提及他以穷小子的身份,迎娶大富豪的千金小姐,婚后岳父召见他,坦言不准女婿加入家族企业,而妻舅们对这个姐夫的态度,也像对待一般接洽业务的人,没有任何的特殊,虽然他从小坚守个人尊严,秉承父训,不吃嗟来之食,面对如此的“冷遇”,免不了有受伤的感觉,可是他没有颓丧,反而加倍努力,许多年后,身家和地位终于超越岳父,成就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