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智慧:外求

字体大小:

“真正的宝藏,是我们的真如自性…”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裴休宰相(唐朝中晚期名相、书法家)到寺院礼佛,看到殿外的墙上有一幅画像,就问:“这画的是谁呢?”知客师说:“高僧真仪。”裴休再问:“画像我是看到了,可是高僧在哪里呢?寺里有参禅的人吗?”知客师答:“有一位黄檗希运禅师。”

黄檗禅师出来后,裴休就问:“高僧画像我已经见到了,高僧在哪里?”黄檗立刻大叫一声:“裴休!”裴休惊讶地应声:“我在!”这时黄檗大笑:“高僧已在此,何必往别处寻求?”

春天

分享一首偈:“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诗偈是唐代无尽藏比丘尼的作品,说明了世人往往迷己逐物:眼睛喜欢追求美色,耳朵喜听各类音声,鼻子喜好闻香嗅辣,舌头喜尝甘甜滋味,身体喜爱柔软触觉,心里喜欢各种分别,一颗心终日在追逐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让自己迷魂失魄而忘失了自己。禅师们却不同,他们讲求观照内心,只要一闭眼,不看、不听、不说,当下整个宇宙就都在他的心中。

所谓“终日寻春不见春”,我们想找寻春天的景色,但是春天在哪里?春天就是我们的佛性、真如、真心。我们刻意要向外寻求一个“真如佛性”,尽管走遍了千山万水,“芒鞋踏破岭头云”,却始终找不到。

自己

“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说的是,归来时偶然抬头看到园里的梅花已悠悠盛开,才豁然惊觉:原来春天已在枝头了!这景象就如同描写赵州禅师的一首偈语:“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归来无一事,始知空费草鞋钱”。过去赵州禅师虽已是八十高龄,却因为内心不明白,还要亲自出门寻师访道。他到外地行脚多年,才恍然觉悟:生命的自觉不在他方,而是在心念的方寸之间,不劳再汲汲外求!

其实,世间有形的宝藏有限,真正的宝藏,却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它就如同一颗明珠,隐藏在我们的心内,等待我们去发掘。一个人光是东南西北的向外追求,哪里会找到自己呢?人往往因为不认识自己而常陷入愚昧、苦恼的困境,那是很可悲的。其实,自己就在心中,如果你能肯定说:“我找到了!”那就是了。

无尽藏比丘尼的这首偈语,正是告诉人们“我找到了自己”,颇有深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