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为了刚写成的《岁月如歌》找些景象,特地去了两趟书城,一次白天,一次黑夜。白天人潮虽不多,但还算正常,只是比起八九十年代,明显少了一些文青气息。至于黑夜,只有一种感觉——荒凉!

第二年为了制作《倚窗听诗》南洋新诗乐中的《岁月如歌》,再与邢增华一块去书城取景。歌词中有那么几句话,如今听来分外感慨:那是青春飞扬呼啸的岁月∕那是黑发飞蓬飘散的从前∕那是年少轻狂迷惘的曾经∕那是童稚梦想醒来的告别∕那是边走边唱如歌的岁月∕那是跌宕起伏游荡的琴弦∕那是生命似远又近的声音∕那是曲终人散终须的一别……增华完成了《岁月如歌》影像制作后两年病逝,告别了如歌的岁月。

当年的书城,是一个莘莘学子买书、买文具,与文艺沟通的世界,也是一个新谣传统的发布会场所;几乎所有的新谣专辑都经由这里发布才开始传入百姓人家,所激起的音乐热情,承载的风花雪月,可说整整迷醉了一代人。然而随着曲终人散,此城已不复当年盛况,就算改成了“百胜楼”,也追不回一代不怕输的精神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