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浮浅,人间灯火深处,欲寻旧时,不过是记忆,残影,和空气里回荡的歌。美好从前,已经悄然不在了。
上期刚写艳红小曲了,在网络就瞥见短视频,有心人特地从那年的吉隆坡演出剪辑,也就是特丽莎清唱《高山青》一节,临时改词,笑唱只有我邓丽君最漂亮……那小段插曲——仿佛是一种呼应,一种天涯共此时的即刻感,邓迷邓粉恒河沙数,变换着各式花样来缅怀来示爱,也等于慨叹世上再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歌声了。然后我们心平气和的,陆续的看着她的歌音艳影,变相的检视其人其事,替她一遍遍重温半生沧桑——也居然是倒过来观照自身的辗转流年,有着柔婉歌声尾随的人生,是曾处于那个年代,就有烙印存在:学弟笑说,很难想象从前的审美标准,亮晶晶的薄衫,就像睡衣。那15周年巡演,每个场子都是这些指定的服装……当然,她穿垫肩高耸的礼服唱夜来香,和一般高度男舞蹈员并肩来来回回的起舞,一字排开,转圈,回身,时代鸿沟如同银河划开两道,不能理解的,只能取笑了事。更早的少女时期串演唐伯虎,手握折扇,使出古装小生身段,却也止于惊鸿一瞥,稍纵即逝。
偶尔看到她和顾媚合照,似乎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她是俏皮的小男孩装扮,顾媚宝塔高髻,颇有秋娘颜色了,两代歌后肩挨肩站着,象征时光两端的人物:顾媚经历世情,歌喉亦是经过阅历的微哑,后来的歌总带一种低调的惆怅,不比邓丽君还是喜欢在尾音玩个翘上去的装饰音,显得年轻讨喜。顾媚当年在暹罗电影艳光四射,紧身夜行衣和眼罩,女飞贼造型妖异媚惑——在清装片《碧血黄花》客串歌姬,弹拨琵琶,眼风轻徕,瞬间有春光无限好之感。可此后也不过是春梦秋云,邓丽君蹙眉唱别离预感,也和顾媚从前年岁重叠,青春易老,不再是在吉隆坡歌厅、半山吧唱片行亮相签名的宝岛少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