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两年因冠病防疫措施而居家办公,我觉得最大的压力来自于不得不在线上拼命刷存在感。友人J也有相似的困扰。一收到上司与同事的电邮或简讯,若自己没有秒回,J便开始胡思乱想,担心对方误以为她“神隐”了呢。
我对线上会议怀有复杂难解的情感。一登入视讯会议平台,我总是好奇地“巡视”一番,查看哪些同事已在线上等候多时,哪些正在连线。由于已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公司上班,我可以趁此机会好好瞧一瞧新同事的“庐山真面目”。然而,我本身并不喜欢那种通过会议视窗被人注视的感觉(哪怕我只是自作多情,没有人想看到我这副颜值不在线的面容)。
后来想想,神通广大的线上平台虽让分散于各处的群体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聚合见面,但它终究取代不了亲身到场的真实感。只要是亲身在场,哪怕间隔了多少人,距离多远,我总觉得别人注视自己的目光是有温度的;这是线上会面无法传递的情感交流。所谓“零距离”,应该是伸手即可触摸到彼此的空间,可以若无旁人地倚在对方的肩上,可以肆无忌惮地拥入怀里,可以宠溺地为对方捶背搔痒,真真确确做到实质上毫无间隙的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