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不少主打摩洛哥、中东风味的餐馆里,都少不了用铮亮的黄铜壶装着的薄荷茶。薄荷与茶的搭配,猛烈又回味悠长,有几分醉人的诗意。

传说摩洛哥人通常会为客人倒上三杯茶,第一杯清丽优雅如生命,第二杯甜蜜馥郁如爱情,第三杯苦涩艰深如死亡。确实,初时的薄荷茶,味道不甜不辣,颇有些温润的口感,仿佛生命一般平缓;中间的薄荷茶,薄荷的清凉与芳香已在茶中恣意化开,与白糖的甜融合成如爱情般炙热浓烈的味道;沉底的薄荷茶,薄荷的香气已退去,只留下茶的苦涩,还有浓情蜜意、跌宕起伏后的一丝寂寞,带着凉凉的回味。

对世界另一端的摩洛哥和薄荷茶的第一印象,绕不开“三毛”。最近在社交媒体上,大数据“意外”推送给我一位走进三毛在撒哈拉阿雍城(Laayoue)老房子的博主。三毛和荷西租的这个房子对读过《撒哈拉的故事》的一代人来说,再熟悉不过。还没信息爆炸的年头里,翻开书的每一章都像亲临三毛在撒哈拉生活的某个场景,认识在那里的每个人,像个朋友一样见证她在陌生国度里生活着,努力着,爱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