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病疫情、俄乌战火、中美贸易战、通货膨胀、粮食短缺、贫富悬殊等烦心事一箩筐的当下,大多数人如你我,无力回天,偶尔做做鸵鸟,躲进电影里,看看说给成年人听的童话,虽虚幻却美丽,这世界也仿佛变得美好起来。

今年是香港经典电影《秋天的童话》公映35周年,影片4K修复版这一两个月先后在各地上映。网上看到消息,不禁勾起了对这部电影的怀想。

如果说,美好得不像真实的东西就是童话,已标明“童话”的电影《秋天的童话》当然带着几分梦幻色彩,而既是童话,又发生在秋天,更叫人平添诗意的遐想。

《秋天的童话》故事说来简单,看似平淡的情节,却叫导演张婉婷,演员钟楚红与周润发演绎得触动人心。走进电影里面,不知不觉恰如走进有童话味道的秋天,惆怅之余,却又温暖人心。

影片故事背景为纽约唐人街,钟楚红饰演的十三妹,只身从香港来到纽约,说是读书,其实更大的原因是与男友会合,可纨绔子弟的男友早已另结新欢,突如其来的打击,叫十三妹几近崩溃。正当十三妹因失恋而伤心落泪的时候,一个混迹纽约唐人街的远亲船头尺(周润发饰)把她从人生低谷中拉了出来。

曾经当过水手,五湖四海漂泊过的船头尺,表面上吊儿郎当,甚至有几分流氓气,但依然保有率真、善良的性格本质,因为觉得女人麻烦,船头尺干脆称十三妹为“茶煲”(trouble)。十三妹住在船头尺楼上的房间,而看起来大大咧咧,粗心大意的船头尺其实心思细腻,对十三妹贴心照顾,为了满足十三妹想看歌剧的心愿,船头尺赶早排队买了戏票,可因为十三妹那晚走不开,只好又去退票,却因此被警察当成黄牛。船头尺种种温暖人心的付出,叫十三妹点点滴滴感动在心头。

渐渐地,十三妹与船头尺日久生情,有了一丝丝微妙的感情。船头尺甚至情不自禁,在镜子上写下“船头爱茶煲”,之后又觉得不妥,怕被十三妹发现,把“船头”两字抹掉,改成“有人爱茶煲”。十三妹当然也知道船头尺对她的爱意,可正如她对友人说的:“有一种男人,你很喜欢和他在一起,可是要你嫁给他,你又不会。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十三妹终究还是在那年秋天离开了船头尺。几年后,她在黄昏时分来到大西洋海边,想起船头尺曾经告诉她,想要开间面对着大西洋的餐馆,就在这时,她看到了,对着大西洋的海滩,果真有了一间叫“Sampan”(舢舨)的馆子,这时,餐馆前的船头尺也看到她,向她微笑着打招呼,并说了句意味深长的“Table for two?”影片随之戛然而止。

年轻的时候,我也很喜欢奥黛丽·赫本与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问世于1953年的黑白影片,对我们一些人来说,是一部古老得比我们的出生年月更久远的电影,可在我的记忆中,它是如此五彩斑斓,就如童话。

影片中奥黛丽·赫本饰演的欧洲某国公主到罗马访问,童心未泯的公主对繁文缛节极感厌烦,一天晚上,公主偷偷溜了出去,独自一人在罗马街头游荡,邂逅了美国新闻社驻罗马记者乔(格里高利·派克饰演),公主因吃过镇静剂,药力发作时,竟然在街头昏睡,乔不忍心见到一个年轻女孩露宿街头,于是将她暂时安置到家中。

次日,当乔到了报社,看到公主的照片,这才知道,那个还在他家呼呼大睡的女孩竟然是公主。乔其实是个生活潦倒的穷记者,发现公主后,他一开始就想着与好友摄影师联手抢下独家新闻,以此为自己找到一席立足之地。

于是公主与记者,萍水相逢的两个人开始把臂同游,乔更与摄影师商量好,偷偷拍下公主一天的行踪。电影中,公主与记者骑着摩托车,穿梭在罗马的大街小巷,公主在西班牙广场吃冰淇淋,到花店买花,以平民身份,兴高采烈地在罗马街头畅游了一天,没想到在一天的相处中,记者不知不觉爱上了公主,为了保护公主的形象,虽在名利的诱惑下,他也不愿出卖公主,放弃了当初抢占独家新闻的想法。

电影到了结尾,公主在新闻发布会上看到乔,刹那间眼里闪过一丝亮光,这时有记者问公主,在她访问过的城市中,最喜欢哪一个城市。公主先是说了,不同城市各有千秋,但最终还是忍不住说,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是罗马。离去的时刻,公主深情地与乔对望,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最终,影片里的格里高利·派克站在人去楼空的大厅中,落寞地转身离去……

这两天重看这两部拍摄于不同年代、不同文化下的电影,特别觉得暖心与舒心。都说电影是给人圆梦的,在冠病疫情、俄乌战火、中美贸易战、通货膨胀、粮食短缺、贫富悬殊等烦心事一箩筐的当下,大多数人如你我,无力回天,偶尔做做鸵鸟,躲进电影里,看看说给成年人听的童话,虽虚幻却美丽,这世界也仿佛变得美好起来。与其说,《秋天的童话》与《罗马假日》为经典电影,不如说,那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永远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