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维介:“链”想

(周维介摄)
(周维介摄)

字体大小:

链,用来束缚事物,也累及人心。人的一生,不都被各种隐形链条强力左右?

我小时候常读连环图,不知不觉中,它的画面撑大了我的知识面。我从战争或名人故事里知道了不同朝代官帽形状的差异;明白了春秋战国王侯公卿宴客时人人席地而坐的古礼;见识了将帅武夫手中的各式兵器,十八般武艺刀剑斧钺各显神威……但连环图里有个经常出现的空间,让人心情沉重——那座大牢,也彰显公理,也匿藏冤屈。牢狱的画面一出现,犯人脖子上通常架着一副方形枷锁,远比今日套在狗脖子上的锥形头套叫人触目惊心。

公仔书里的囚犯,多是义胆忠肝的江湖汉子,遭小人谗言佞语陷害而囚困大牢。他们的造型相当一致,披头散发,手脚扣着的链条,粗且沉,望着便生出千斤重压的感觉。那副镣链,搭配脖子上的方形枷锁,插翅难飞啊。雨天缩身于板床上,手捧小人书,连环图粗糙的纸面透着牢狱的冷凉。犯人身上的铁镣,叫锒铛,被它扣上,自由就失身了。我初识“链”,全无好感。

童年的某个清早,我的同桌一到校便掀起衣裤,向我展示他一身横七竖八的鞭痕。事由于他爹发现小子连续翘课数日,发了飙,用他家绑狗的铁链把他赤裸地捆在大树,鞭得他呼天抢地。其实他受刑那刻我出门买火炭路过,不小心目睹了他的磨难。

链,用来束缚事物,也累及人心。人的一生,不都被各种隐形链条强力左右?一如久困的囚笼鸡突然被放到空地上,它走失的自由意识还没返魂,是不会立即远走高飞的。束缚久了,便心感麻木,忘了身心虽被缠着,其实尚有些许挪移的活动空间,但许多人就此裹足不前,积了一辈子的怨。

开窍以后我才明白,“链”也不全然是困人手足的魔鬼。它也具备串联功能,让世间万物形成命运共同体,显示正能量——供应链,洗刷了铁链虽环环相扣却钳制着个体自由的负面形象,让一环接一环的铁扣无限辐射延伸,迅速链接了彼此相依互靠的命运。凭借这张密集的血脉网,输送各种与你我相关的生命养料。近年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为了保全众生性命,种种阻断措施一出街,人间顿失光彩。大小链条被熔断了,人们才深切感知这是个环环相扣的世界,人存于世,谁也缺不了谁。

链,维系着物种的共生关系。一物克一物,自然界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生态,是典型的食物链。人的世界,也呈现一物治一物的状态。我们在潜移默化中认知成长:儿童斗兽棋里虎克狼,狼克狗,狗克猫,猫克鼠的游戏规则,所散播的也是食物链意识。植物是草食动物的食物,草食动物是肉食动物的口粮。老鹰吃蛇,蛇吃蛙,蛙吃蝗虫,蝗虫吃作物……生物界因这链条而残酷地平衡着,繁衍不息。

几年前,“鄙视链”一词闪亮登场,用来串联人类厚积千年的鄙视心态。比如:甲城瞧不起乙市、乙市睥睨丙地;科技人蔑视经济人,理科唱衰文科……鄙视链似青苔,阴湿里遍地蔓延,这是人性中斩除不掉的孽根,你我皆然。

社会凸显的鄙视链现象,源于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攀比心理。两千年前,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开篇那句“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算是古版1.0鄙视链。在人工智能任性颠覆的信息时代,“链”也跟着复杂起来。人工智能催生了“区块链”,专家们在镜头前侃侃而谈、舌灿莲花,智商一百如你我,听着依然满天神佛,百般无奈慨叹无以入其堂奥。区块链难懂,毕竟还标示着正能量,不似传播链在阴暗处发冷箭,叫人咬牙切齿。时下失序的传播链,具有秒杀对手的能耐,无解方。

链,成了信息社会抢手的热词,冷链、信息链、感染链、防疫链、产业链,天天亮相眼前,“链”的构词能力越来越强。许多科技公司纷纷垂青“链”字,以它作为公司名字,显示了从未有过的霸气,试图以链的四通八达,确立它的企业江山。人工智能带来了便利,人们的坏心眼仿佛伊蚊找到了积水的滋生温床。诈骗案层出不穷,花样无奇不有,或冒充衙门官员,或广发短信钓鱼,或布置银行假热线,一瞬间把饱学之士和升斗小民的血汗钱洗劫一空。都因这个那个“链接”,让心防轻易失守。这“链”,成了千夫所指的恶标签。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