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能以得失来讲人格…”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领导人去散步,走到军营,想进去看看。站岗的军人不让进。随行人员上前对军人说:“这是领导人,他想去看看军营里的情况。”军人却认真地说:“上级有严格规定,要有批示文件才能进入军营。抱歉,无法通行。”

随行人员很生气,领导人却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回去吧!”说着就往回走。他一边走一边告诉随行人员:“回去告诉那个战士的上级,不要批评战士,他做得很对。”后来部队上级知道了,还真要批评战士,领导人再次让随行人员转告部队上级:“军人认真地执行规定制度,不但不应批评,还应该表扬。”

亲疏

如何将所坚持的原则,发挥到最高价值?四点意见:

一、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一些人刚开始时很讲究原则,不过到了利害当头,他就只顾利益,不顾道义。这种因利害而放弃原则的人,往往无义、无信,别人自然也不会愿意和他交往。

二、不因得失而放弃原则:有的人,成功有所得时,他就讲究原则,失败有所失,他就放弃原则。人,不能以成败来论英雄,也不是以得失来讲人格。因此无论得失,一定要坚持原则,这样的人才能受人尊重。

三、不因亲疏而放弃原则:有的人,因为你和我是好友,我就不和你讲原则,一切都好说话。假如你和我的关系疏远,我就对你百般刁难,不跟你合作。这种人私心太重,不容易有成就。

四、不因有无而放弃原则:有的人,身在其位时,这个也讲原则,那个也讲原则;一旦卸任,身份改变,他便放弃原则。其实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自然的道理,但是人生有许多做人做事的原则,这是不变的,所以不应以有无而改变做人的原则。

内外

原则,代表一个人的人格和道德。做人要坚持原则,这是非常要紧的。这里也衍生一个问题:我们所坚持的究竟是原则?还是自己的偏见?这是很多人分不清的。

做事的原则,也应要有大局观,以多数人的利益为考量,如果所坚持的原则,是出于自私或为了少数人,或贪图一时的方便,这就是偏见,就是执着。所以有人说,处事要内方而外圆。“内方”就是原则,“外圆”就是不伤人。虽然在心里有一定的标准,可是当需要变通时,也不要执意不变,食古不化。

但要分辨原则和变通需要一定的智慧,这就需要大家明辨“我执”是什么?当对自己、他人所造成的大不便时,我们就会很清楚,哪一些是可以变通,又有哪一些,牵涉到做人的风骨,是永不能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