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惠安:山海无垠》书中有一章是关于惠安石雕,记录冠病疫情暴发前带领学生到福建惠安崇武的考察。在当地的石雕展览馆见到巧夺天工的石雕,通过专业的导览了解到石雕工艺的技巧,来自狮城的我们感慨万千。我将学生林惠施的感言翻译成中文,她写道:“石雕馆里精巧而有内涵的石雕,让人得见每件作品后的努力与思想。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于石雕工艺有了新的认知。石雕在新加坡也很常见,但我从不知道在石头上敲敲打打实际上是这样极致的技能,同样令人钦佩的是,石雕工艺传承了这么多代。”
的确,本地也有大量的石雕,其雕刻足以媲美在惠安所见,然而,我们对这些身边的宝藏又有多少了解?石雕的欣赏,除了美学的分析与象征符号的解读,亦须了解石材特殊的质地和雕刻工艺,每一件作品的来之不易。
花岗岩是沉重坚固耐久的材料,在采用机械作业之前,石料的开采运输极为艰难,需要胆大心细与集体协作才能完成。石料在开采后进行切割和表面处理,手起斧落的反复雕凿下,石料可以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肌理。常人眼中相同的石料,材质实则有极大的差异,石匠需要为建筑的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石料,根据其材质断面采用不同的雕刻手法,例如,坚硬的白石不易雕刻,多用于承重部位,质地细腻的青石可精雕细刻,多用于装饰部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