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城中一家装潢精美的餐馆里用餐,却着实被餐具吓了一跳:吃到见底时,赫然发现碗底有几只苍蝇,定睛一看原来是印的图案,几乎可乱真!转头看看身边朋友的碗底,竟也印着几只蚂蚁。将这些平常总绕着食物转悠的小虫子印在碗里,我个人实在欣赏不来这种“创意”。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成都流行的“苍蝇馆子”一说。“苍蝇馆子”的由来有好几种解读:首先当然是形容食肆的简陋;再者就是此类小馆子散落在成都各条宽窄巷子里,如蚊蝇又多又密;最后自然是追逐美食的人们蜂拥而来,如蝇逐臭……不论何种解读,“苍蝇馆子”绝非贬义词,而是成都人对便宜又美味的小吃店的爱称。无需奢华的装潢设计、浮夸的广告营销,那开门见山的好味道直接了当地霸占人们的味蕾和内心,成了戒不掉的情怀。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写李后主的词如毛嫱、西施等美人般“粗服乱头,不掩国色”,我觉得用来形容不屑于包装的后巷美味亦不为过。

美食之都,总是相似。曼谷街头也有不少这样的“苍蝇馆子”。中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据说当地人也很喜欢的食肆,不想挑战才刚开始。小店没菜单、没服务员,不会说英语的两位阿嫂一边问客人要什么一边煮菜,手不停口不停令人佩服。见我们一脸茫然,一位阿嫂腾出手塞给我张写满泰文菜名的小纸条,并做了个打勾的动作,意思可打勾选菜。但大字不识一个的我们无法求助谷歌翻译,只能攥着小纸条干着急。